语言有年龄

2018年8月9日 08:49

作者:武法响

不同大的年纪说不同的话语,如同文字20多岁的人和50多岁的人写出的文字是不一样的。老者的语言是脱去了穿了大半辈子的厚厚冬衣,没有20岁时的俏丽,不紧不慢,风格反而平淡。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,话不多,确耐人寻味。

年老的人,说的都是沉睡岁月中的小事。巴金老人最后的语言是躺在病床上,有女儿代笔,断断续续说,但文思一直很连贯,“躺在病床上,六十几年的往事历历在目。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六号南屋,故事从这里开始。”那些轰轰烈烈的事,那些兴高采烈的事,那些大喜大悲,大彻大悟的事,老者的语言中很少提及,他们是坐在夕阳余晖里,尽想些温暖而幸福的事。

周末,带领即将到外地工作的女儿一起回老家,和她爷爷奶奶道个别。女儿偎依在父亲身边,祖孙两个断断续续的进行交流,有时我也听不懂父亲的话语,女儿却不住的点头应允,同时不住地抹眼泪,心情顿时沉重了许多。在回来的路上,女儿告诉我,爷爷缺少交流,平时没有人和他说话,自己感到烦闷,时间久了不好。我说,他年纪大了,很难说出相同的语言。越是这样,越要陪他说说话,年纪不是问题,主要是心情,听他絮叨些家常话,说些依稀的景物,许多人都曾经历的事情,女儿的一席话,我幡然醒悟。

我们从孩童时代走来,小时候吃过的食物,滋味还在嘴里回味,像牛一样反刍。语言也是如此,我们小时候见到的粥棚、捏糖人儿、香烟洋火、香干臭干等,一座庞大的记忆之城,在深蓝的天幕上渐渐隐去,那些微小细节越来越清晰,说出的语言越来越重复不断,给人一种絮叨的感觉。

一个人静静坐在家中的院落里,品读那些纸上的絮语。年轻时,落笔为文,情枳意热,词藻铺张。人到中年,越来越喜欢老者冲和的语调,浓烈转向平淡,简洁之中富含藴籍,细微的舒缓节奏,如昆虫轻触弹跳,掠过草尖。没有好大喜功,轻佻张扬,行到水穷处,从此返璞归真。


上一页:不平凡之夜

下一页:情思荷花别样红


网站信息安全投诉电话:0537-7163111 投诉邮箱:yinjg@jnzydh.com

版权©2020开云登陆入口 |鲁ICP备2020037088号

鲁公网安备 37083002000085号